再领玉局昔东坡翰林作诗送戴蒙有玉局他年第几人之句后自岭外归遂领玉局予复官亦得之坡今亡矣怅然有怀

东坡因地夙相亲,玉局终为继戴人。

禄仕岂知承末轨,恩光又许袭前尘。

青蝇附骥元非援,白玉无瑕晚更真。

泉下有灵应首肯,不随凡劣易缁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对故友东坡(苏轼)的追思之作,通过对比自身与东坡的经历,表达了对东坡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首联“东坡因地夙相亲,玉局终为继戴人”,开篇即点明了东坡与玉局(官职名)的深厚渊源,暗含着对东坡在政坛地位的崇敬。接着,“禄仕岂知承末轨,恩光又许袭前尘”两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虽曾担任官职,但并未真正理解其中的规则和深意,而东坡的恩泽却能延续至后来者,暗示了东坡的影响深远。

“青蝇附骥元非援,白玉无瑕晚更真”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青蝇”,虽附于“骥”(良马),实则并非真正的助力;而将东坡比作“白玉”,即使在晚年也更加彰显其纯洁与真实。这两句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也是对东坡人格魅力的赞美。

尾联“泉下有灵应首肯,不随凡劣易缁磷”表达了诗人对东坡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希望东坡在冥界也能认可自己的情感,不会因世俗的平凡与低劣而改变对东坡的敬仰之心。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次韵葛大川喜王君相过并寄吴思道

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

高义不忘辕下旧,好音常自日边来。

欣逢雅好非空至,顿感阳春泛酒回。

早晚退朝红蕊下,细谈陈迹共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吕吉甫第乃谢镇西故居中间常为佛刹而双桧则旧物也刘梦得有诗因赋其韵

故国悲凉古木奇,势分庭下蔚相差。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

刘郎风韵知难敌,儒帅端能表异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

乐全老子如星日,真一仙人似凤鸾。

早岁光明均照耀,异时文彩避高寒。

低回气类追千劫,邂逅风流得二难。

环堵萧然清彻骨,却疑深雪卧袁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