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由清代诗人翁同和所作,描绘了一幅在谢家桥边等待潮水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景致。
首句“错认秦淮夜顶潮”,诗人以秦淮河的夜晚潮水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自己所处的场景,暗示了时间与地点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接着,“牵船辛苦且停桡”一句,通过具体的劳作细节,展现了等待过程中人物的辛劳与耐心,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水花风柳谢家桥”描绘了桥边的景色,水花与轻风、垂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谢家桥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与人文的气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下半阙转而抒发情感。“病骨不禁春后冷”表达了诗人身体的不适与对季节变化敏感的感受,春去秋来,身体的虚弱更加凸显了岁月的无情。紧接着,“愁怀难向酒杯消”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忧愁,即使借酒浇愁,也无法彻底排解心中的烦恼,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最后,“却怜燕子未归巢”一句,以燕子未归巢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燕子的归巢与人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更增加了诗中的情感层次,使得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