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鼌错墓》,通过对鼌错墓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忠诚与智慧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鼌错墓的位置与时间跨度,从“鼌公颍川产,墓在城东隅”到“尔来千载馀”,体现了墓地的悠久历史。接着,“中更几兵戈,不与荒城俱”一句,描绘了墓地历经战乱,却未与周围的荒城一同消失,暗示了鼌错墓的独特地位。
邵宝在诗中表达了对鼌错的评价,认为他“公计不庇身,朝议夕就诛”,即在政治决策上可能过于直率,导致了自身的牺牲。然而,邵宝也指出,“岂有身后谋,犹能庇邱墟”,表达了对鼌错身后影响的肯定,认为他的决策虽然直接导致了自己的不幸,但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保护了墓地的存在。
最后,“大愚见深忠,耿耿固不渝”强调了鼌错的忠诚与坚定,即使在面对困难和牺牲时也不改变初衷。“而况公论在,信史有特书”则表明了历史对鼌错的公正评价,他的事迹被记录在信史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今重封植,永久期无虞”表达了对鼌错墓未来保护的期待,希望它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长久地保存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忠诚、智慧以及历史公正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