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晨入谷到斜曛,遍历青霞蹑紫云。
阊阖远从双剑辟,银河真自九天分。
驱驰此日原非暇,梦想当年亦自勤。
断拟罢官来驻此,不教林鹤更移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明朝时期游历庐山开先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诗中以清晨踏入山谷,直至夕阳西下,诗人遍览青霞,踏足紫云,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神秘。通过“阊阖远从双剑辟,银河真自九天分”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庐山以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驱驰此日原非暇,梦想当年亦自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过去勤奋追求理想的回忆。最后,“断拟罢官来驻此,不教林鹤更移文”则流露出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希望在此终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看尽东南百二峰,小孤江上是真龙。
攀龙我欲乘风去,高蹑层霄绝世踪。
露冷天清月更辉,可看游子倍沾衣。
催人岁月心空在,满眼兵戈事渐非。
方朔本无金马意,班超惟愿玉门归。
白头应倚庭前树,怪我还期秋又违。
江天月色自清秋,不管人间底许愁。
谩拟翠华旋北极,正怜白发倚南楼。
狼烽绝塞寒初入,鹤怨空山夜未休。
莫重三公轻一日,虚名真觉是浮沤。
依依窗月夜还来,渺渺乡愁坐未回。
素位也知非自得,白头无奈是亲衰。
当年竹下曾裘仲,何日花前更老莱?
恳疏乞骸今几上,中宵翘首望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