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二)

普贤身相无有二,八万四千毛孔刹。

一一毛孔一如来,一一如来一塔庙。

舍利坚固金刚身,虚空可坏此不朽。

女子陈氏报劬劳,一一塔庙一瞻礼。

满足八万四千拜,尽诸毛孔无有遗。

所获功德不可量,正与普贤行愿等。

用严数父及慈母,遍及法界诸有情。

永离苦海證菩提,悉得心空超彼岸。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一三二首,以普贤菩萨的形象和修行作为象征,阐述佛法的深奥与修行者的虔诚。诗中描述了普贤菩萨身相的不可思议,每一个毛孔都仿佛包含着一个如来,象征着普贤的广大慈悲和无尽法力。陈氏女子通过瞻礼每一座象征普贤的塔庙,表示对父母般的大愿和慈爱众生的敬仰,她一一礼拜,不遗余力,这种虔诚的修行所带来的功德无法估量,与普贤菩萨的愿行相应。

诗的最后,表达了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苦海,证得菩提,达到心空的境地,超越生死彼岸。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内心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九)

以字不成八字非,烁迦罗眼不能窥。

一毛头上重拈出,忿怒那吒失却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八)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于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若昔智人建梵刹,折草插地即成就。

此心坚固等须弥,或赞或毁不摇动。

魔王军众数甚多,睹兹殊胜自摧伏。

长者视身如浮云,变灭须臾不长久。

当生佛国时节来,撒手便行不回顾。

有子遵义起其家,志愿身心俱及第。

仁者则寿语不诬,当知今亦未尝死。

我来居是阿兰若,不见长者生遗恨。

故说此偈聊发扬,同住如来寂灭海。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七)

俊鹞不打篱边兔,猛虎终不食伏肉。

毛头星现北斗前,把断天关并地轴。

形式: 偈颂 押[屋]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六)

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

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

拄杖子,不唧?,渠侬却善分妍丑。

李公烂醉绝倒时,元是张公吃村酒。

报诸人,急回首,切忌痴狂外边走。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