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和杨兄两诗(其一)》。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正确学术思想的坚守与推崇。
"鲁教寂寥邹辨已,异端塞路日殷繁。"
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种学术界混乱的景象,其中“鲁教”指的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寂寥”意味着不再盛行,“邹辨”则是指邹衍,他与异端相比,已经被历史所淹没。"异端塞路日殷繁"表明错误的学说充斥社会,阻碍了正统思想的传播。
"宝丝远缉千年绪,古鉴新磨一世昏。"
这里“宝丝”比喻珍贵的文化遗产,“远缉”则是指对这些遗产的追寻与连接。“千年绪”象征着长久的历史传承。而“古鉴新磨”则意味着对旧有知识的不断刷新和深化,以应对现世的迷茫。
"正道以身为屏翰,真儒于此见渊源。"
诗人表达了自己要用身体作为保护正确学术思想的盾牌,“真儒”指的是真正的儒者,而“于此见渊源”则是说在这样的境遇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深厚学问与根底。
"缄来遗像知君意,百世师模俨若存。"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先贤遗容的缅怀,表达了对先贤意志的理解和尊重,而“百世师模”则是说这种教诲模式可以传承至百世之久,“俨若存”意味着即使时代远去,这种精神依然存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确学术思想的坚守和推崇,以及对先贤遗风的缅怀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