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辞三殿,金陵到旧居。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许拾遗还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许拾遗即将返回京城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万里辞三殿,金陵到旧居。" 这两句开头便设定了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流转感。"万里"指的是远离京城的长途跋涉,而"辞三殿"则隐含着对权力中心的告别。"金陵"是古代对南京地区的称呼,"旧居"则暗示许拾遗即将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进一步强化了空间和时间的主题。"文星"通常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文昌星,代表着文化和学问,而"西掖"则是古代对住宅的一种称呼。"卿月"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而"南徐"则是古代地名,用以定位许拾遗返回之地。
"故里惊朝服,高堂捧诏书。" 这两句诗描绘了许拾遗回到家乡的情景。"故里"指的是许拾遗的家乡,而"惊朝服"则表明他的归来引起了一定的轰动。"高堂"指的是高大的厅堂,而"捧诏书"则是古代官员受命时的一种仪式,显示了许拾遗可能接受了某种官方的任命或命令。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愿。"驷马"是一种行进迅速的马匹,而"鲈鱼"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水生生物,这里的"谁许恋鲈鱼"可能是在比喻许拾遗难以割舍家乡的生活。
总体来看,刘长卿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命运的美好祝愿。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
树色双溪合,猿声万岭同。
石门康乐住,几里枉帆通。
华省占星动,孤城望日遥。
直庐收旧草,行县及新苗。
沧海天连水,青山暮与朝。
闾阎几家散,应待下车招。
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
云月临南至,风霜向北寒。
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
谁访江城客,年年守一官。
爱尔文章远,还家印绶荣。
退公兼色养,临下带乡情。
乔木映官舍,春山宜县城。
应怜钓台石,闲却为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