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侍御充东畿观察判官

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

云月临南至,风霜向北寒。

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

谁访江城客,年年守一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洛阳征战之后,你离去时询问着凋零与荒芜。
云月映照南方的尽头,北来的风霜带来严寒。
家乡历经战乱已久,古老的树木只能隔着树林遥望。
又有谁会来探访这江城的异乡官员,每年都在坚守岗位。

注释

洛阳:古代都城,这里指战后的洛阳。
征战:战争。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离去的人。
凋残:凋敝、衰败。
南至:南方的边界。
北寒:北方的寒冷。
故园:故乡。
乱久:战乱时间长。
古木:古老的树木。
隔林:隔着树林。
江城:水边的城市,可能指洛阳附近的城市。
客:异乡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守一官:坚守一个职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后的凋敝景象与个人孤独守望的情怀。开篇“洛阳征战后,君去问凋残”两句,通过对战后废墟的提问,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以及诗人对往昔风光的追忆。接着,“云月临南至,风霜向北寒”写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天气的转冷与自然界的凋敝相呼应,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氛围。

“故园经乱久,古木隔林看”两句,则是对个人故土的怀念。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古木隔林看”则表达了即使是在战乱之后,这些古树依然存在,只是它们现在被杂草丛生所遮挡,显得格外孤独和苍老。这种描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刻画,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最后,“谁访江城客,年年守一官”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在战后的废墟中,他成了一个孤独的旅人,而“年年守一官”则透露出一种对官方职位的无奈和厌倦。这里的“一官”可能并非高位,但却是一种责任与束缚,诗人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守着。

整首诗通过战后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战争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破坏,以及个体在这过程中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严维尉诸暨

爱尔文章远,还家印绶荣。

退公兼色养,临下带乡情。

乔木映官舍,春山宜县城。

应怜钓台石,闲却为浮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七判官还京觐省

春兰方可采,此去叶初齐。

函谷莺声里,秦山马首西。

庭闱新柏署,门馆旧桃蹊。

春色长安道,相随入禁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

番禺万里路,远客片帆过。

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人经秋瘴变,鸟坠火云多。

诚惮炎洲里,无如一顾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张判官罢使东归

白首辞知己,沧洲忆旧居。

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

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

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