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十二)上都分院

晨兴过桓州,旭日生苍凉。

举头见觚棱,金碧何巍煌!

洪河贯其前,青山环四傍。

暮投玉堂署,鳌峰屹中央。

升阶旅群彦,官烛分馀光。

琴册森在侧,谈笑来清觞。

列坐无所为,陈诗咏黄唐。

帝乡岂不乐,父母远莫将。

起视云汉低,垂星烂寒芒。

南飞有冥鸿,邈哉天际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早到晚在上京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细腻观察。

开篇“晨兴过桓州,旭日生苍凉”,诗人清晨经过桓州,旭日初升,一片苍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举头见觚棱,金碧何巍煌”两句,写诗人抬头看见宫殿的屋檐,金碧辉煌,展现出皇家建筑的雄伟壮观。

“洪河贯其前,青山环四傍”描绘了河流贯穿前方,青山环绕四周的壮丽景色。“暮投玉堂署,鳌峰屹中央”则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投宿于玉堂署,鳌峰矗立在中央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庄严与肃穆。

“升阶旅群彦,官烛分馀光”表现了诗人步入官署后,与众多官员共处一室,共享余晖的场景,体现了官场的和谐与秩序。“琴册森在侧,谈笑来清觞”则通过琴册和清酒的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谈笑风生,生活情趣。

“列坐无所为,陈诗咏黄唐”表明诗人与众人围坐,无事可做,只是吟诵古诗,缅怀古代贤君圣主,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帝乡岂不乐,父母远莫将”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帝都,享受着官场的荣华,但心中却挂念着远方的父母,流露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

最后,“起视云汉低,垂星烂寒芒”描绘了诗人起身远眺,只见云汉低垂,星辰闪烁,寒芒四射的夜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南飞有冥鸿,邈哉天际翔”以南飞的冥鸿翱翔于天际,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官场生活、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亲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同王章甫待制校文上京八月十五夜宿龙门驿

凉风堕黄榆,万马皆南驰。

而我方北首,度关及鸣鸡。

石路更幽阻,仆夫惨不怡。

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

貂裘者谁子,怪我逢掖衣。

为言霜露多,遑遑独安之。

我非不自爱,简书今有期。

忆昔州县间,折腰向小儿。

荏苒二十年,白首初登畿。

同袍如燕鸿,去住恒相违。

悠然慨平生,与世何参差。

暝投龙门驿,高馆临回溪。

青崖拱白月,水木含馀辉。

秋色故潇洒,我行殊未迟。

相从况魁彦,炯若珊瑚枝。

衰暮奚足云,一觞聊共持。

形式: 古风

送王鍊师归四明

飘飘采真侣,乃在四明山。

霞居朝帝所,琼馆留人间。

忽闻双凫舄,却向东南还。

望之若流星,邈然不可攀。

海月照阶戺,天风飞佩环。

我何苦羁旅,冰雪生朱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湖上即事

垂云昼濛濛,湖面惟一色。

薄暮风更生,际夜雪初积。

凝阴势方盛,尘境喧暂息。

坐久闻挐音,忽然破寥阒。

形式: 古风

登钱山望菰城慨然而赋

吴兴水为州,诸山若浮萍。

况此一培塿,琐屑世未名。

所欣渔樵居,乃与缁锡并。

种竹有万竿,结茅无十楹。

老僧解人意,踪履能相迎。

芳草被行径,朱藤暗岩扃。

萧条空阶暮,日照莓苔青。

犹嫌所历卑,未极游眺情。

耸身白云上,始见春申城。

想当高会时,楼观飞青冥。

竭海荐罍勺,穷山羞鼎铏。

安知千载后,寂寞无人行。

煌煌冠盖区,壤壤狐兔茔。

归来朱门客,听此松风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