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山和尚赞

严冷面皮,软顽肠肚。

对同参唱菩萨蛮,与行家说无义语。

纵苍鹰搏物机,辟狮子翻身路。

医衲僧病下天王补心圆,移睹史宫换长庚大火聚。

虽潜行密用处鹘眼迷踪,点捡将来也是果州饭布。

形式:

翻译

冷峻的外表,柔软的心肠。
与同修共唱《菩萨蛮》,却对内行人说些无意义的话。
纵使老鹰般敏锐的眼睛寻找猎物,也要开辟狮子翻身的道路。
治疗和尚们的病痛,就像服用天王补心丹,改变命运如同替换星宿中的大火聚。
即使在暗中行动,也难掩行踪,最终的结果就像果州的布匹一样明显。

注释

严冷:形容外表冷峻。
面皮:指人的面容。
软顽:内心柔软但顽固。
肠肚:比喻内心。
同参:一同修行的人。
菩萨蛮:词牌名,此处可能指共同唱的歌曲。
无义语: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语。
苍鹰:比喻敏锐的眼睛。
搏物机:寻找猎物的策略。
辟狮子翻身路:比喻开辟新的道路。
医衲僧:治疗和尚们。
天王补心圆:象征性的药物或治疗方法。
移睹史宫:改变命运或视线。
长庚大火聚:星宿名,可能指代某种转变。
潜行密用:秘密行动。
鹘眼迷踪:比喻难以隐藏行踪。
果州饭布:比喻明显的结局或结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别山和尚赞》,通过对别山和尚性格和修行方式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首句“严冷面皮,软顽肠肚”形象地刻画了和尚外表严肃而内心柔软的特点,暗示其深藏不露的智慧。接着,“对同参唱菩萨蛮,与行家说无义语”描述了他与众僧共修时的言行,看似平常无奇,实则蕴含深意。

“纵苍鹰搏物机,辟狮子翻身路”运用比喻,形容和尚锐利如鹰,能洞察世事,同时又像狮子般能突破困境,寻求佛法真谛。后两句“医衲僧病下天王补心圆,移睹史宫换长庚大火聚”进一步表达了和尚的医术高超,能够疗愈众僧的心灵创伤,甚至能改变世间格局。

最后,“虽潜行密用处鹘眼迷踪,点捡将来也是果州饭布”揭示了和尚低调行事,不显山露水,但其智慧和贡献如同鹘眼般敏锐,难以被忽视,他的影响深远,如同果州的布施,滋养着众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赞扬了别山和尚的内在修为和外在贡献,体现了禅宗崇尚的智慧与慈悲精神。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听乌槛角有感送衍上人归乡

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

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

断烟明灭柘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

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

古今酬唱知何限,记得完全忘一半。

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柏板。

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

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

形式: 古风

李翱见药山图赞

天本藏云,瓶元贮水。不会看经,那堪指示。

寄语唐朝李相公,只须著眼听松风。

形式: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瘗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形式: 古风

邻峰艮上人(其一)

四十馀年别故乡,梦魂时复到藏王。

春风九曲溪头寺,桃花翻霞柳弄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