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语堪铭座默含春,西汉公卿绝比伦。
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泗上奉送别离》。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友人的不舍。这四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座位上默默地怀春,对西汉公卿的比喻达到了极致,但今日与朋友分别却无法留住。诗中的意境是深远且细腻的,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无奈。
"语堪铭座默含春" 这句表明诗人坐在那里沉默地怀念着春天,春天常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语堪”一词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的情感。
"西汉公卿绝比伦" 这里提到的“西汉公卿”很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臣或才子,诗人将自己的友情比作与古代的高标准相媲美,显示了对朋友的极高评价和深厚的情谊。
"今日抱辕留不得" 这句直接表达了离别之痛,以及想要挽留但又无能为力的无奈。诗人用“抱辕”来形象地描述了对朋友的依恋之情,但现实却无法如愿以偿。
"欲挥双涕学舒人" 最后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在离别之后,想要借酒来忘却悲伤。这里的“双涕”指的是眼泪,而“舒人”则是古代饮酒之名,通过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之复杂和对友人的深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怀念、对西汉公卿的比喻,以及对离别悲伤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溪树重重水乱流,马嘶残雨晚程秋。
门前便是仙山路,目送归云不得游。
照影池边多少愁,往来重见此塘秋。
芙蓉苑外新经雨,红叶相随何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