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十六夜》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壮丽景象与深邃哲思。
首联“海阔天长万里风,光辉不减又当空”,以广阔的海洋和辽远的天空为背景,描绘出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中,其光辉虽经万里风浪,却依然璀璨夺目,展现出月光的永恒与不灭。
颔联“水花荡漾何尝定,桂影依微一样同”,将目光转向水面与岸边的桂花树,水波轻摇,仿佛在诉说着不息的故事;而月光下的桂花树影,虽细微却与月光融为一体,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颈联“对酒及时还似镜,登楼相待恐如弓”,诗人借饮酒与登楼的情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际遇的感慨。酒杯中的倒影如同明镜,映照出内心的思绪;而登高望远,似乎预示着人生的起伏与挑战,如同拉满的弓箭,随时准备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尾联“今宵昨夜看圆缺,照尽兴亡一点中”,将视角拉回月相的变化,无论是满月还是残月,月光都均匀地洒向人间,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这一句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寻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时间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