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栖一所作,名为《垓下怀古》。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缅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感慨万千。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这里诗人提到的是秦朝的都城咸阳,以及战国时期楚国的音乐,这两者都是古代文化和政治的象征。咸阳代表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强大帝国,而楚歌则带有哀怨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这两句诗中,"八千子弟"指的是秦朝时期被迫去修建长城和宫室的无数工匠与士兵,而"万里鸿沟"则是形容长城的宏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些古代劳动人民命运的思考。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这一句中,"弓指"象征着战争和武力,而"血流垓下"则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役。"定龙蛇"可能是用来形容古代英雄人物或是对战事的比喻。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最后两句,"拔山"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巨大工程,比如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这些都显示了当时统治者的雄心。然而,"乌江水"与"空浪花"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消逝和虚幻感,表明这些曾经震撼世界的事物最终都成为过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事迹、时代变迁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慨。
不详
晚唐诗僧。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与贯休同时,诗名亦略同。长于七律,诗风遒拔雄劲,悲壮沉郁。作品多已散亡,《全唐诗》存其诗二首,皆怀古之作。除《垓下怀古》外,另一首为《武昌怀古》
为爱诗名吟至死,风魂雪魄去难招。
直须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消。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西北黄云暮,声声画角愁。
阴山一夜雨,白草四郊秋。
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
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