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赏月的美丽景象和情感体验。开篇“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表达了平时的十五夜虽然也是满月,但与中秋相比并不那么引人注目。而“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则强调了中秋之夜月亮更为圆满,美景胜过其他任何夜晚。
接着,“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用鲜明的语言描绘出月光如水般清澈,月轮皎洁无瑕,无一丝烟雾。这里的“凝”字形象地表达了月亮透彻明净,如同凝聚着露珠一般。
最后,“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则是对赏月传统的点题,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情感。每逢佳节,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仰望夜空,怀着相同或不同的心愿,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既描写了中秋月色的壮丽,又流露出作者对传统节日情感的沉醉。
不详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西北黄云暮,声声画角愁。
阴山一夜雨,白草四郊秋。
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
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
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
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
景候融融阴气潜,如峰云共火相兼。
霞光捧日登天上,丹彩乘风入殿檐。
行逐赤龙千岁出,明当朱夏万方瞻。
微臣多幸逢佳节,得赋殊祥近御帘。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
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
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