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其七)

乡里陈留远,才名二十馀。

文章宗太史,诗法媲黄初。

避地侨淞水,诛茅结草庐。

功名诸弟贵,问候列华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其七)》。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乡间陈留之地,年纪轻轻便已有显著才名的人物。他以太史为文章典范,诗歌创作则可与三国时期曹植的诗歌相媲美。为了避开纷扰,他选择在淞水边的侨居地建造简陋的茅庐,专心于学问。

诗中流露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对兄弟们富贵生活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问候和对华服簇拥的场景的想象。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的自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温情。

收录诗词(469)

陶宗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其八)

搆室延虚白,临书捣硬黄。

但祈年大有,安问世炎凉。

苜蓿堪羞馔,芙蓉可集裳。

寿龄过八十,无梦到鹓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其一)

云栖常自寂,蠖屈岂求伸。

翠竹真如理,青山妙色身。

涤除三毒火,清净六根尘。

出定寒宵永,明蟾挂碧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其二)

接流晴灌菊,陟巘昼扪萝。

地僻经行少,心閒兴趣多。

瘦筇县树底,坏衲晒岩阿。

清盥无馀事,因笺證道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其三)

九山多胜槩,此地一丛林。

石路循清涧,茅堂枕碧岑。

野狐来听法,游衲问安心。

虎树高千尺,师宁不嗣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