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四首(其四)

依违思故里,吟啸倚阑干。

野水随潮涨,山云带雨寒。

归鸿悲别溆,羁客困长安。何日干戈息?

山林乐考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犹豫着思念故乡,独自吟唱倚着栏杆。
野外的溪水随着潮汐上涨,山间的云彩带着雨后的寒意。
归雁悲伤地告别河流,旅人困顿在繁华的长安。
何时才能结束战乱?那时我将在山林中享受闲适生活。

注释

依违:犹豫不决。
故里:故乡。
吟啸:吟咏歌唱。
阑干:栏杆。
野水:野外的溪流。
潮涨:潮汐上涨。
山云:山间的云彩。
带雨寒:带着雨后的寒意。
归鸿:归雁。
别溆:告别河流。
羁客:旅人。
困长安:困顿在长安。
干戈:战争。
息:停止。
山林:山林间。
乐考槃:享受闲适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有感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在外漂泊的孤寂之情。首句“依违思故里”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吟啸倚阑干"描绘出诗人倚靠栏杆,低声吟咏,借以排解心中的愁绪。

接下来的两句“野水随潮涨,山云带雨寒”,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野水上涨、山云带雨,这些凄凉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归鸿悲别溆"借归雁离别溪流,寓言自己如同离群的鸿雁,远离故乡,充满哀伤。

最后一句“羁客困长安”,“羁客”即漂泊异乡之人,“困长安”暗指身处繁华却不得安逸的京城,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动荡社会的不满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何日干戈息?山林乐考槃”则直抒胸臆,期盼战争早日结束,回归自然,过上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境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题

红草流光锦绣衢,龙旗千乘拥金舆。

指挥漫说丁都护,献赋可怜扬大夫。

花压翠楼秋雨重,雪围毡屋夜灯孤。

行人只说山川好,不信沙尘上鬓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杂兴

萧萧白发满乌巾,不会趋时任客嗔。

种菜每令除宿草,煮茶常自拾枯薪。

屋头流水溅溅响,溪上梅花树树春。

寄语儒林赵诗伯,好收风月作比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王元之武平寺诗

官居正与僧居近,乘兴何妨日日来。

因向林泉得幽致,竟忘尘世有炎埃。

松云隐隐当窗户,花露漙漙下石苔。

对景令人重怀古,海天秋尽鹤飞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古诗韵五首(其一)

飞云添远思,淫雨滞行期。

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

林昏归鸟疾,溪急上船迟。

眼底元元弊,何人念在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