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丁端州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莫嗟荒僻又离群”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远离的心情,转而“且喜风谣岭北闻”则是希望能够听到友人在遥远地方的消息。

接下来的两句,“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诗人通过对边塞地理特征的描绘(铜柱和竹符分别象征着中原与边疆的界限),表达了边塞地区文化的交融,以及汉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延续。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则是对季节变化中通信方式和个人行动的一种描绘。春天通过飞鸟传递消息,秋天则是在骑马回程时观赏边塞的风光。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也反映了边疆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彼此之间隔阂的理解。这里的“南望”暗指对故乡或朋友的向往,而“病骸今似沈休文”则是说自己如同古代文人沈休文一般,身体虚弱,但心中充满了文学创作的欲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文化认同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平甫

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其二)

田宅荒凉去复来,诗书颜发两尘埃。

忘机自许鸥相狎,得祸谁期鹤见媒。

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其一)

青衫憔悴北归来,发有霜根面有埃。

群吠我方憎猘子,一鸣谁更识龙媒。

功名落落求难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答彦珍

手得封题手自开,一篇美玉缀玫瑰。

众知圆媚难论报,自顾穷愁敢角才。

君卧南阳惟畎亩,我行西路亦风埃。

相逢不必嗟劳事,尚欲赓歌咏起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