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古贤才少,滔滔岂足云。
善人安得见,清誉久来闻。
器陨龙文鼎,魂归马鬣坟。
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叶大卿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贤才的惋惜和对其品德的赞美。首句“自古贤才少”直接点出人才难得的主题,接着以“滔滔岂足云”强调叶大卿的才华出众,超越常人。接下来,“善人安得见”表达了对叶大卿善良品性的肯定,而“清誉久来闻”则赞扬了他的良好声誉。
“器陨龙文鼎”运用象征手法,将叶大卿比作珍贵的龙纹鼎,暗示他的才德如同宝器般宝贵;“魂归马鬣坟”则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意指叶大卿的灵魂已归于墓地。最后两句,“丰碑几当立,籍甚著遗芬”表达了对叶大卿身后应有丰碑铭记其美德,他的高尚品质将长久流传,如同芬芳的遗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叶大卿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与才华的敬仰之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位列名卿重,年跻赐几尊。
臧孙宜有后,定国已高门。
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
秋风箫吹咽,陇隧起云根。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隆。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