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下南昌县,书斋每日闲。
野花当砌落,溪鸟逐人还。
有兴常临水,无时不见山。
千峰数可尽,不出小窗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昌县内的一处书斋中的闲适生活。"不下南昌县,书斋每日闲"表明诗人长时间地留在这个地方,将心静养在这里的书房中。"野花当砌落,溪鸟逐人还"描绘了春天景色,野花随风飘落,而溪边的鸟儿也似乎在等待着行人的归来,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心境。
"有兴常临水,无时不见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随时可以看到水边的风光,以及无论何时都能望见远处的山峦。"千峰数可尽,不出小窗间"通过这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虽身处幽静之地,却能从小窗中领略千峰万壑的壮丽景色,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限的向往和深刻的观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和平静。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在。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
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隐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爱绿萝。
柳巷任疏容马入,水篱从破许船过。
昂藏独鹤闲心远,寂历秋花野意多。
若访禅斋遥可见,竹窗书幌共烟波。
客斋开别住,坐占绿江濆。
流水非外物,闲云长属君。
浮荣未可累,旷达若为群。
风起高梧下,清弦日日闻。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
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
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