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绅卿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

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春天的雨刚刚滋润花朵,秋天的霜突然降落在草丛。
生长与凋零都在日夜更替中加速,无论是来还是去,万物都会经历衰老的过程。
你遥望汉朝的陵墓原野,那些高大的坟墓已渐渐成为道路的一部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送韩绅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生命无常的哲理。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两句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春天的雨水滋润了花朵,而秋天的霜冻突然覆盖了草地。这些自然现象被用来比喻人生易逝,春去秋来,生命如同草木般脆弱。

“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则是说,无论是繁荣还是凋零,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速,而人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无法逃脱时光给予的刻痕和岁月带来的衰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两句中,“汉家原”可能指的是古代汉朝的疆域或特定地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眺望之情,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高坟(即坟墓)渐成,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命终结。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抒发了人生无常、岁月匆匆以及对远离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形式: 古风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徵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留别柳中庸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病后游青龙寺

病来形貌秽,斋沫入东林。

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