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二首(其二)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翻译

几枝花儿珍贵地浸润在沧浪水中,无限的凡尘俗念暂时得以避免忙碌。
炎炎夏日,如果能与烟雾露水相依,就像佛手洒下的清凉,令人舒爽。

注释

数枝:几枝,形容花朵的数量。
珍重:珍贵,重要。
蘸:浸润,接触水面。
沧浪:古时对江河的泛称,这里指水。
无限尘心:无穷无尽的世俗烦恼或杂念。
暂免忙:暂时摆脱繁忙或忧虑的状态。
烦暑:炎热的夏天。
烟露:烟雾和露水,常用来形容湿润的环境。
裛:同'浥',滋润,沾湿。
便同:就像,犹如。
佛手:佛教中常以佛手象征慈悲与清凉,这里借指带来清凉的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里杨柳枝头沾湿露水,形似佛手中的清凉景象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清凉避暑之处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数枝珍重蘸沧浪"一句中,“数枝”指的是杨柳树上稀疏的几根枝条,而“珍重”则形容这些枝条在诗人心中的宝贵与尊崇。“蘸沧浪”则描绘了这些枝头沾湿了清晨的露水,像是自然界中最纯净的洗涤。

"无限尘心暂免忙"这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诗人通过观察杨柳枝上的露珠,感受到了一种暂时摆脱尘世纷扰的心灵宁静。

"烦暑若和烟露裛"中,“烦暑”形容酷热难耐的夏日,而“若和烟”则是将炎热的气息比喻为轻柔的烟雾,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向往。“露裛”则是继续描绘杨柳枝头沾湿的清凉露水。

"便同佛手洒清凉"这句中,“便同”意味着这种自然界中的景象与佛家所追求的清净境界相似。而“佛手”在这里隐喻了一种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诗人将杨柳枝上的露水比作佛手洒下的清凉之水,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智慧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夏日里杨柳枝头的清凉与佛家的精神境界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向往内心宁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一)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

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庚]韵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二)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三)

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

万里往来无一事,便帆轻拂乱莺啼。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齐]韵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四)

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

绿帐远笼清佩响,更曛晴日上龙旗。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