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舟行入楚境,好是早春时。
适性原宜旷,名山不必奇。
经旬陡渠转,几载岭云思。
寄语南游客,无须过九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进入楚地,正值早春时节的景象与心境。首句“舟行入楚境,好是早春时”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春意盎然,景色宜人。接着“适性原宜旷,名山不必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认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才是最重要的,不必过分追求名山大川的壮丽。
“经旬陡渠转,几载岭云思”则通过具体的行程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变化与思考。旬日的舟行,经过曲折的水道,几载的岁月仿佛在岭上的云雾中凝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回忆。
最后,“寄语南游客,无须过九疑”一句,是对南行游客的劝告,不必特意去探访传说中的九嶷山,言外之意是,真正的美景与体验往往在于内心的感悟与发现,而非外界的名声与传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不详
最是湘流放棹轻,楚南千里碧波清。
不分草色春初入,欲合天光雨乍晴。
傍岸云山原缥缈,临江竹树更鲜明。
如何呜咽滩头石,帝子年年恨未平。
犹见潇湘水合流,馆亭尽废有空洲。
柳公遗迹无寻处,一线朝烟是永州。
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
孤舟逝不返,流水有余音。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
知君曾伴听,系缆共沾襟。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