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徐山民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

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生活的困苦已经深入骨髓,没想到这么早就结束生命。
这显然是上天的安排,要折磨苦苦作诗的人。
连续晴朗的日子,花朵的颜色鲜艳,邻近处有黄莺的歌声。
又有谁会怜悯这三尺画像,它依然带着诗人消瘦的精神风貌。

注释

穷侵骨:生活的极度困苦。
何期:没想到。
丧身:结束生命。
分明:显然。
上天意:上天的安排。
磨折:折磨。
苦吟人:苦苦作诗的人。
花色:花朵的颜色。
晴昼:晴朗的日子。
莺声:黄莺的歌声。
三尺像:三尺画像。
瘦精神:消瘦的精神风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悼念友人徐山民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痛和对其才华被磨折的感慨。首句“已是穷侵骨”描绘了徐山民生前生活的艰辛,贫困深入骨髓;“何期早丧身”则表达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意外和悲痛。诗人认为徐山民的去世是上天有意为之,是对他的考验和磨砺,暗示了他对友人才情的极高评价。

接下来,“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通过描绘明媚的春景,反衬出友人的不幸离世,更显哀伤;“谁怜三尺像,犹带瘦精神”则是对徐山民遗像的描写,即使在画像中也能看出他生前的清瘦和坚韧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人格的敬仰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徐山民生活的描绘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哀思和对其人品的赞美。

收录诗词(150)

翁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 字:续古
  • 籍贯:乐清(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哭徐玑

前时官上归,感怆失灵晖。

不料三年后,俱随万化非。

塔峰长入座,池色自临扉。

无复乘闲屐,观棋访衲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旅泊

几日溪篷下,低垂困水程。

喜因山县泊,略向岸汀行。

闻笛生羁思,看松减宦情。

遥知此夜月,必照故山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晓对

独对晓来晴,天寒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疏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留别吴中诸士友

羁游虽不闲,幽思亦相关。

今日经行处,他宵梦寐间。

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

况复多吟客,令人懒欲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