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七丈和篇有尽道温柔别有乡谁知绛阙水茫茫之句意有属也再用韵奉酬(其一)

仙凡从昔各为乡,弱水蓬莱隔混茫。

不见麻姑呈狡狯,空教贺老号清狂。

两奁心事无人共,万点花飞有底忙。

说与东风须作主,莫教痴白妒娇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神仙和凡人自古以来分属不同的世界,弱水和蓬莱仙境相隔遥远而迷茫。
没有见到麻姑施展她的狡猾,只有贺老以他的清狂为人所知。
心中藏着的秘密无人分享,万点花瓣飘落却不知为何忙碌。
告诉东风,你必须做决定,不要让痴情的人因嫉妒而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注释

仙凡:指神仙和凡人。
弱水:古代神话中的河流,据说其深不可测,难以渡过。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仙境或理想之地。
混茫:广阔无边,形容距离遥远或迷茫不清。
麻姑:道教神话中的人物,以其长寿著称。
狡狯:狡猾、诡计多端。
贺老:可能指的是贺知章,唐代诗人,以豪放不羁著称。
清狂:清高狂放,形容人的性格。
两奁:两个盒子,这里比喻心中的秘密。
有底忙:不知道为什么忙碌。
东风:春风,这里也可象征爱情或希望的力量。
痴白:痴情而脸色苍白,形容深爱而憔悴。
娇黄:指美丽的花朵,也暗指青春和美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许及之的作品,属于和篇体,通过对比仙凡、弱水与蓬莱等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仙凡从昔各为乡”,开篇便设立了仙界与凡间的对比,强调两者的不同归属。接着,“弱水蓬莱隔混茫”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其中“弱水”指的是传说中仙界和人间之间的一条河流,而“蓬莱”是海上的三座神山,常作为道教仙境的象征。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不见麻姑呈狡狯,空教贺老号清狂”两句,则通过对古代仙女麻姑和贺知章(贺老)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礼法的超脱,以及他对自由不羁生活态度的赞美。其中,“狡狯”一词常用以形容机巧,而“清狂”则是对贺老性格的一种颂扬。

“两奁心事无人共,万点花飞有底忙”这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忙碌。这里,“两奁”指的是心中的秘密,而“万点花飞”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但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无奈。

最后,“说与东风须作主,莫教痴白妒娇黄”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界——东风的呼唤,希望它能够理解并带走自己的烦恼,同时也是一种对世态的批判和不满。其中,“痴白妒娇黄”形容的是女子的温柔美好,但在这里被用来隐喻那些虚伪的、世俗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七丈和篇有尽道温柔别有乡谁知绛阙水茫茫之句意有属也再用韵奉酬(其二)

休厌黄鹂百啭声,诗翁亦是不平鸣。

中年怀抱愁离别,暇日亲朋好会并。

踏损落红无锦袜,吟成白雪有朱英。

栏杆徙倚空三叹,雨后斜阳写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为约(其二)

连夕惊雷非恶声,池塘閤閤几蛙鸣。

春程尚有三之一,乐事那能四者并。

养得苔钱都满砌,足为花地藉残英。

闻閒不惜冲泥过,架上酴醾玉已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为约(其一)

閒中直指醉为乡,寒食扁舟竟渺茫。

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

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

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被旨祈祷数至天竺圭僧录求白云堂诗为赋唐律一首

白云峰下白云堂,堂上高人一办香。

绕殿持经山四合,缭墙行道木千章。

众生未免婴时苦,大士宁能与世忘。

祈雨祈晴来复去,此身却似白云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