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孙绪的《漫兴》,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行年五十未知非,漳水滩头独掩扉”,开篇即以诗人年届五十,却对人生是否正确感到迷茫,独自站在漳水的滩头,关闭心扉,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困惑。五十岁本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诗人却在此时反思自我,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颔联“万里归来双鬓在,一经真与众情违”,诗人从远方归来,虽双鬓未白,但内心已与世俗情感格格不入。这一联通过对比归乡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与外界情感的疏离,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颈联“月明古渡渔灯暗,秋尽空山木叶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秋夜图景。月光皎洁,古渡边渔灯微弱,秋意已深,山林间落叶纷飞。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今我故吾何必问,望中星宿渐依稀”,诗人似乎在对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进行对话,表示不必过分追问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异,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最后一句“望中星宿渐依稀”则寓含了对宇宙浩瀚与个人渺小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体而言,《漫兴》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宇宙哲理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的孤独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