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

不是哀梨不是楂,酸香滋味似甜瓜。

枇杷不见黄金果,番檨何劳向客誇。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的水果特色,尤其是对枇杷和番檨的描述,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地方风情。

首句“不是哀梨不是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点出了所描述的水果并非哀梨也非楂果,又暗示了接下来将要介绍的水果具有独特的风味。这里的“哀梨”和“楂”都是古代的水果名称,通过对比,突出了所描述水果的独特性。

接着,“酸香滋味似甜瓜”一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所描述的水果的酸香味道比作甜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水果的口感特点,既酸又带有一丝甜味,别具风味。

“枇杷不见黄金果,番檨何劳向客誇。”这两句则进一步描写了台湾的两种特色水果——枇杷和番檨。枇杷虽然没有金黄色的果实,但其独特的酸甜口感依然令人喜爱;而番檨,作为台湾的特产,无需特意向客人夸耀,其美味自会吸引人们的品尝。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水果的美味,也体现了台湾丰富多样的水果资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湾水果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貌和地方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台湾风土人情的喜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50)

郁永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十一)

肩披鬓发耳垂珰,粉面红唇似女郎。

马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十二)

台湾西向俯汪洋,东望层峦千里长。

一片平沙皆沃土,谁为长虑教耕桑。

形式: 词牌: 竹枝

鹿耳门即事(其一)

征帆摇曳海无波,回首沧桑一掷梭。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

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鹿耳门即事(其二)

东港由来各一天,兴朝覆载独无偏。

地袤南北二千里,人乐耕渔四十年。

习染渐浇争靡丽,民风尚力杂机权。

当时载笔空愁思,满目烟花正斗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