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著作孟侯宰上元

天衢车马迹,急若机上梭。

义虽平生笃,不越一再过。

夫子累顾我,言归泛长河。

得邑美建业,风流犹可歌。

依稀江令宅,秋草应更多。

五题谁复咏,钟蒋与嵯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大道上的车马繁忙,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快速穿梭。
尽管平日里对道义坚守,但不会频繁违背一次又一次。
先生多次回头关注我,说要一同乘船顺流而下。
在美好的城邑建业,这里的风流韵事仍值得歌颂。
江令的居所依稀可见,想必秋草丛生更多。
这五首诗还有谁会吟咏?恐怕只有钟、蒋和那峻峭的山峰了。

注释

天衢:大道。
急若:如同。
机上梭:织布机上的梭子。
义:道义。
笃:坚守。
不越:不会违背。
一再:一次又一次。
夫子:先生。
累顾:多次回头关注。
泛长河:乘船顺流而下。
邑美:美好的城邑。
建业:建功立业。
风流:风流韵事。
依稀:隐约可见。
江令宅:江令的居所。
秋草:秋草丛生。
五题:五首诗。
咏:吟咏。
钟蒋:钟、蒋。
嵯峨:峻峭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张著作孟侯宰上元》,描绘了繁忙的街道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般快速,表达了对友人张著作即将赴任上元的感慨。诗中提到,尽管友情深厚,但因公务繁忙,不能频繁相聚。张著作临别时表达了归乡的愿望,希望能如江令一般在美的建业之地留下风流佳话。诗人想象江令宅院如今可能已满是秋草,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最后,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和故事或许将无人再咏,只有钟山蒋山的巍峨依旧。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张著作器宰蕲水

予闻楚山竹,肉好发亦匀。

陇上风雪饱,石根莓苔皴。

搜林剪横吹,龙子愁水滨。

作邑尚简易,岂必蹈昔人。

愿为季长赋,安用瑶与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

适从山中来,复向山中去。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近城尘土多,乱尔烟霞趣。

野蜂衔漆汁,尚欲为蒂固。

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谕。

形式: 古风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头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形式: 古风

送李太保知仪州

出塞开牙帐,论兵启玉钤。

汉泉思白马,秦冢吊蒙恬。

族本西山大,声从渭北兼。

相如尝学剑,文士亦何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