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欲游西湖阻雨

去年赏西湖,薄暑扳跻难。

同游幸胜士,酒沃衣巾斑。

今岁来钱塘,腊雨扁舟寒。

友朋适四集,局蹙樊笼间。

此生分林泉,造物犹余悭。

未为登岳祷,且作访戴还。

无私本天理,敢怨阴云顽。

向来旱蝗恶,征赋亦未宽。

宁令风作雪,要看麦堆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与钱塘两地不同季节景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思考。

首句“去年赏西湖,薄暑扳跻难”描述了去年夏天,诗人前往西湖游玩的情景,虽然天气炎热,但依然兴致勃勃地攀登,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接着,“今岁来钱塘,腊雨扁舟寒”则转向今年冬天,诗人来到钱塘,遭遇寒冷的雨天,乘船出行,感受着冬日的寒意。这一对比,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不同体验。

“友朋适四集,局蹙樊笼间”描绘了在钱塘,诗人与朋友相聚,却受限于城市生活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此生分林泉,造物犹余悭”流露出诗人对于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感叹命运的不公,似乎在说即使向往自然,也难以如愿以偿。

“未为登岳祷,且作访戴还”表明诗人并未去登山祈福,而是选择回访友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无私本天理,敢怨阴云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认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是天理所在,不应抱怨。

最后,“向来旱蝗恶,征赋亦未宽”提到过去年遭受旱灾和蝗灾,赋税负担仍然沉重,反映了社会现实的艰辛。

“宁令风作雪,要看麦堆山”则是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表达,即使面对困难,也希望能够看到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季节、地点的景色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萧山觉苑寺雪后杜门

雪融檐溜如秋霖,古寺掩关无足音。

诗书废放道眼净,钟鼓杳隔禅房深。

老僧劝坐媒以火,茶鼎静听苍蝇吟。

胸中激梗造澄澈,一念不作千忧沉。

浮生半日未易得,邂逅胜境聊安心。

明日孤帆落何许,岁晚浊醪谁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钱清待潮

江潮来去自有时,扁舟阁浅心如飞。

岸容霜竹青照眼,春信雪梅香扑衣。

天寒鄞江道路阻,岁晏钱清风俗非。

故园回首二千里,落日看尽行云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钱清过堰

小风吹树寒流止,始觉西江潮正起。

须臾倒卷縠纹来,已没岸痕犹未已。

江流自下河自高,逆上更堪行罔水。

九牛回首竹索细,十丈沙泥拒舟底。

舟师绝叫鼙鼓喧,观者骈肩汗如洗。

未经破碎亦偶然,得造涟漪真幸尔。

世间何事非人力,计久终须倚天理。

他年我欲治河源,要使黄流贯清泚。

形式: 古风

萧山雪中寄季修

南雪一尺馀,兹事岂常有。

直恐春气融,不忍加以帚。

我友隔十里,无人共觞酒。

披衣坐短篷,吟苦千呵手。

疾风穿帘幕,阴雾低窗牖。

思君欲乘兴,奈此衣见肘。

吾生为已疏,未即学耕耦。

要令天下肥,自以一身后。

三登今告祥,此意亦云偶。

端能歌丰年,击壤和田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