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焦适道寺丞二首(其一)

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

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

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

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人的气质显得深沉厚重,言语间流露出深入研讨。
交往多在邻里街巷,离别时却要送到山的那边。
如今的君子这般出色,他的未来定会如何高远?
虽然朋友交往不断,但年长而德高的旧友已经不多了。

注释

气质:指人的内在品质和风度。
浑厚:深沉而不浅薄。
切磋:相互研讨,深入讨论。
过从:交往,来往。
方里巷:指附近的街道和小巷。
山阿:山的边缘或高地。
吉士:品德高尚的人。
高穹:高远的天空,比喻未来的成就或境遇。
乏:缺乏。
耆旧:年高有德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友焦适寺丞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焦适寺丞的内在气质深沉而淳厚,言谈之间显示出他的学识与修养。他们之间的交往并非限于繁华之地,而是深入民间,甚至在送别时,焦适突然离世,令人猝不及防,仿佛从山野间消失。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焦适品性的肯定,称他为“吉士”,暗示他品行端正,如同高耸的天空一般令人仰望。然而,尽管焦适生前有许多朋友,但随着岁月流逝,年长者已经不多,这更显出他的离世给诗人带来的孤独感和对故人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焦适的回忆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其三)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其二)

璧水三千士,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居家更乞身。

期颐如可料,愁绝上元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其一)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

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

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

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挽韩子苍待制

佩声曾到凤凰池,不尽胸中五色丝。

三黜本因元祐学,一飞合在中兴时。

忽惊地下修文去,太息门边问字谁。

犹想泉台有新作,郊原小雨欲催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