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

林下萧然拔俗姿,难随花柳竞芳时。

秋深风雨邀谁听,岁晚冰霜只自知。

节带粉痕龙骨蜕,叶随清影凤毛披。

王猷去后高风远,世眼相看总未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傲高洁的竹子形象,诗人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情怀。

首联“林下萧然拔俗姿,难随花柳竞芳时”描绘了竹子独立于林间,不同于花柳争奇斗艳的姿态,暗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颔联“秋深风雨邀谁听,岁晚冰霜只自知”进一步刻画了竹子在秋日深沉、风雨交加之时,独自承受考验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颈联“节带粉痕龙骨蜕,叶随清影凤毛披”运用比喻手法,将竹节比作龙骨,竹叶比作凤毛,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之美,也寓意了诗人内在的高尚情操和外在的优雅风度。

尾联“王猷去后高风远,世眼相看总未宜”借用了王猷(晋代名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坚守的高洁品格,在世人眼中或许并不被理解或认同,但这种坚持是值得的,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竹子作为君子象征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高尚人格、坚守自我原则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赠潘克诚菖蒲卷

一寸云根九节生,人传尧韭是嘉名。

曾闻久服身长健,最喜相看眼倍明。

露带晓光珠滴沥,水涵秋影剑峥嵘。

题诗记得池亭上,窗几无尘宿雨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内弟赵叔平

别来不觉又秋风,历想君家在眼中。

稚子情娇初学语,慈亲年老近加聋。

新居每对千竿竹,先陇应添几尺松。

世业喜闻能复旧,休将百万一枭空。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友竹轩

梅易飘零松已老,此君交久更多情。

晚凉移榻就林影,秋夜读书来雨声。

劲节岂随时俗态,虚心常结岁寒盟。

王猷未必非知己,直造敲门肯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邓舜英

素耽书法又耽诗,眉宇分明玉雪姿。

共乐琴樽欣有弟,独持门户叹无儿。

数间茆屋风生榻,千亩禾田水坏陂。

惆怅别来浑二载,旅窗明月几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