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月月红(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月月红花的美丽与哀愁。诗中的“月月红”即为月季花,以其四季常开的特点而得名。
首句“腻粉凝膏浅淡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月红花花瓣上仿佛凝结着细腻的脂粉,色彩淡雅而不失娇艳。接着,“护持娇艳倩芳丛”一句,将月月红置于群芳之中,强调其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和娇美姿态。
“春归夜夜空啼血,月冷年年托守宫”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月红花以情感,春去秋来,花儿在夜晚独自哀叹,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孤独。而“月冷年年托守宫”则进一步渲染了花儿在寒冷月夜中的凄凉景象,寄托了对永恒不变的渴望。
“未减唐儿私避幸,微闻飞燕已残红”两句,通过对比,将月月红与历史人物或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暗示了花儿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与坚韧,如同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或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最后,“含芽芍药休相妒,拭取鲛绡问晓风”表达了诗人对月月红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劝告芍药等其他花卉不要嫉妒,应当珍惜各自的生命之光。诗人通过询问晨风,似乎在寻求对月月红花命运的解答,表达了对其未来的关切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月月红花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