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远古的清音从指尖流露
明月高悬在松尖,夜晚的厅堂透着寒意

注释

太古:远古。
清音:悠扬的乐音。
发:发出。
指端:手指尖端。
月:月亮。
当:正对着。
松顶:松树的顶端。
夜堂:夜晚的大厅。
寒:寒冷。
悲风:凄凉的风。
流水:流水声。
多:常常。
呜咽:悲鸣。
不听:无需倾听。
希声:稀疏的声音,此处指自然之声。
不用弹:无需用乐器演奏。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赠琴僧》,是宋代禅师释重显的作品。诗中以"太古清音发指端"起笔,形象地描绘出琴音如远古的清澈之音从僧人的指尖流淌而出,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纯净的音乐氛围。接着,"月当松顶夜堂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凉,将听琴的场景置于松林月色之下,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悲风流水多呜咽"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和流水与琴声相融,暗示琴音带有一种深沉的哀怨和自然的共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最后,"不听希声不用弹"表达了诗人对琴僧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无需刻意追求稀有的音律,寻常的琴音也能触动人心,达到“希声”(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琴音与环境的交融,展现了禅意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作者对琴僧技艺的敬佩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里不来

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

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

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竺送僧

雪霁莲峰顶,孤禅起石床。

向时机自绝,异域路空长。

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

后期无定迹,烟水共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永丰庄新植径松忽二本邻偃抒辞纪之

双偃松何似,螺文结数遭。

清声虽竞发,寒影不相高。

对客圆分盖,孤禅翠滴袍。

若教图画得,争奈有萧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同于秘丞赋瀑泉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未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派问归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