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湘筠展梦,还是带恨敧枕。

对千顷、风荷凉艳,水竹清阴。

半掩龟纱,几回小语月华侵。

娉婷何处,回首画桥,朱户沈沈。

闻道近时,题红传素,长是沾襟。

想当日、冰弦弹断,总废清音。

准拟归来,扇鸾钗凤巧相寻。

如今无奈,七十二峰,刬地云深。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翻译

湘妃竹的梦境中,仍带着遗憾倚着枕头。
面对千顷池塘,风中的荷花娇艳,水边的竹林清凉阴凉。
半遮的龟壳纹纱帐,多次在月光下低语交谈。
她身影轻盈,回头看向画桥,只见深宅大院。
听说近来,有人在纸上题写情书传递,常常让人泪湿衣襟。
回想当初,琴弦断裂,音乐不再清脆。
原打算归来后,寻找她,如同寻找扇上的鸾鸟和钗上的凤凰。
如今却无法如愿,只看见那七十二座山峰,云雾深深无边。

注释

湘筠:湘妃竹,传说中舜帝的两位妃子泪痕斑驳的竹子。
敧枕:倚着枕头,形容辗转反侧或思绪万千。
千顷:形容面积广大。
龟纱:古代的一种精细纱帐。
小语:低声细语。
朱户:红色的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题红传素:古代男女间以纸条传递情意。
冰弦:比喻清脆的琴声。
准拟:打算,计划。
扇鸾钗凤:象征美好姻缘的装饰物。
刬地:竟然,忽然。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采桑子·丑奴儿慢》,通过这段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湘筠展梦,还是带恨敧枕。对千顷、风荷凉艳,水竹清阴。"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但诗人心中仍然带着离别的哀愁,而“敧枕”一词透露出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

"半掩龟纱,几回小语月华侵。娉婷何处,回首画桥,朱户沈沈。" 这部分通过对美好场景的描绘,以及“娉婷何处”中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闻道近时,题红传素,长是沾襟。想当日、冰弦弹断,总废清音。" 这里提到“题红传素”,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吟诗作对,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冰弦弹断”则让人联想到音乐的突然中断,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准拟归来,扇鸾钗凤巧相寻。如今无奈,七十二峰,刬地云深。" 诗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来的憧憬,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七十二峰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遥远和隔绝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旧情绪和对于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109)

卢祖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字:申之
  • 号:蒲江
  •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 生卒年:约1174—1224

相关古诗词

乌夜啼(其四)西湖

漾暖纹波飐飐,吹晴丝雨濛濛。

轻衫短帽西湖路,花气扑春骢。

斗草褰衣湿翠,秋千瞥眼飞红。

日长不放春醪困,立尽海棠风。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乌夜啼(其五)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

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

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乌夜啼(其一)

几曲微风按柳,生香暖日蒸花。

鸳鸯睡足芳塘晚,新绿小窗纱。

尺素难将情绪,嫩罗还试年华。

凭高无处寻残梦,春思入琵琶。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乌夜啼(其三)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

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

客袂迢迢西塞,馀寒剪剪东风。

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形式: 词牌: 乌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