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出塞

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

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方的风不会带来花开,四季多是降雪纷飞。
当地人尚且冻死,更何况我本是来自温暖的南方。
自古以来这里是游牧之地,帝王巡狩从未留下空缺的足迹。
各地的土地还未耕种完毕,武帝依旧发动征战。
天空中高高的楼阁,画卷般的景象何时才能停歇?
我忧虑战事不断,恐怕连边塞的山峦也将被战争压低,如同沙漠中的白骨般凄凉。

注释

胡风:北方的风。
开花:带来花开。
四气:四季。
作雪:降雪。
尚:尚且。
冻死:冻死。
南越:南方地区。
犬羊地:游牧之地。
巡狩:帝王巡行。
遗辙:空缺的足迹。
九土:各地。
征伐:征战。
中天:天空中。
高阁:高楼阁。
图画:画卷般的景象。
何时:何时能。
坐恐:忧虑。
塞上山:边塞山峦。
沙中骨:沙漠中的白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和士兵的艰苦生活。"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从自然环境着笔,写出了塞外严寒的气候,胡风(来自北方的风)带来的是冬日的严寒而非春天的生机,雪花代替了花朵,这是对边地艰苦自然条件的刻画。接下来的"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无奈与哀伤,从温暖的南方来到这里,对比之下,自己的境遇更加不易。

"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写的是边疆荒凉贫瘠,即便是动物也不愿意踏足此地,更不要说人类了。"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则表现出对历史征战的反思和批判,尽管土地广阔,但战争却从未停止,这种循环似乎没有尽头。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远离故土、长久戍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回归的心情。"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则是直接描绘了士兵们在边塞上的艰苦生活,他们甚至连坐下来的时间都充满了恐惧,而最终可能只是将遗骨留在这片黄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悲凉感,以及士兵们对于战争与征伐的无力感和生命的脆弱。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古意

蒲帆出浦去,但见浦边树。

不如马行郎,马迹犹在路。

大舟不相载,买宅令委住。

莫道留金多,本非爱郎富。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早行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

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曲江春霁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

池边草未乾,日照人马来。

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

鸳鸯不敢下,飞绕岸东西。

此地喧仍旧,归人亦满街。

形式: 古风

有感

弓剑不自行,难引河湟思。

将军半夜饮,十里闻歌饮。

高门几世宅,舞袖仍新赐。

谁遣一书来,灯前问边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