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

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骑马继续未完的梦境,马儿不时嘶鸣让我惊醒。
内心孤独,忧虑重重,仆童们靠近我行走。
鸟儿还未散去,落月映照着古老的城池。
别羡慕居住在这里的人看似清闲,墓地旁的人已经开始劳作了。

注释

马上:骑马。
续:继续。
残梦:未完成的梦境。
马嘶:马的嘶鸣声。
心孤:内心孤独。
多所虞:忧虑很多。
僮仆:仆童。
近我行:靠近我行走。
栖禽:栖息的鸟儿。
未分散:还未飞散。
落月:落下的月亮。
古城:古老的城池。
莫羡:不要羡慕。
居者:居住者。
冢边:墓地旁边。
人已耕:人们已经开始耕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清晨续上残梦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首句“马上续残梦”表明诗人在骑行中,不禁回想起昨夜未完的梦境,这个梦似乎与现实交织,难以割舍。紧接着,“马嘶时复惊”则透露出旅途中的突然惊吓,可能是因马嘶叫声而引起的心绪波动。

“心孤多所虞”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这份忧虑如影随形,不仅伴随着他的旅程,也折射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的“僮仆近我行”则是对陪同者的描述,僮仆作为古代的仆从或奴隶,他们紧跟在诗人身边,形成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景。

“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中,“栖禽”指的是栖息的鸟儿,夜幕未褪时尚未分飞,这不仅描绘出清晨宁静的景象,也强调了时间的早晨和空间的孤寂。与此同时,“落月照古城”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渲染,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月光洒满,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中。

尾联“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表达了诗人的深意。这里的“莫羡居者闲”告诫人们不要羡慕那些平静无忧的人,因为生活中的忙碌与劳作才是真正的生命状态。而“冢边人已耕”则描绘出农民在陵墓旁辛勤耕作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生者应有的责任和努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鲜明的意象描写以及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生命体验。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曲江春霁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

池边草未乾,日照人马来。

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

鸳鸯不敢下,飞绕岸东西。

此地喧仍旧,归人亦满街。

形式: 古风

有感

弓剑不自行,难引河湟思。

将军半夜饮,十里闻歌饮。

高门几世宅,舞袖仍新赐。

谁遣一书来,灯前问边事。

形式: 古风

江村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形式: 古风

别道者

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

始信壶中药,不落白杨根。

如何忽告归,蕣华还笑人。

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