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疾荅刘道士

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白露已降,蚕儿结茧成丝,空寂的树林更显凄凉。
白天的门扉稀少开启,独自在秋日明亮的窗户边躺卧。
珍贵的字句如仙丹,寄托给隐居的仙人。
我长声吟咏,仿佛乘风而行,恍惚间升入仙境蓬莱。

注释

白露:指秋季的露水,象征着凉意和收获。
丝:指蚕丝,象征着劳动和丰收。
寥寥:稀疏,形容门扉打开的次数少。
秋窗:秋天的窗户,带有季节感和孤独氛围。
宝字:珍贵的文字,可能指诗文或信函。
羽人:传说中的仙人,常有翅膀,象征超凡脱俗。
柴荆:简陋的住所,象征隐居生活。
风驭:乘风而行,比喻自由自在。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理想中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卧疾寄刘道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独自居住的宁静氛围。

"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这两句描绘了早晨树梢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林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景象。

接下来是 "寥寥昼扉掩,独卧秋窗明。"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日渐稀少的午后阳光中轻掩房门,独自躺卧于清晰可见的秋季窗前。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宝字比仙药,羽人寄柴荆。" 这两句中,“宝字”指的是道士所持有的灵丹妙药,比喻其珍贵无比;“羽人”则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他们寄居在柴门草舍之中。这两句突出了刘道士的清高脱俗。

最后是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诗人通过长时间地吟唱,想象着乘风驾云的仙境,那种超然物外、仿佛升入云端的感觉,是诗人内心向往自由和解脱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淡雅深远的情感,以及对道家生活理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

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

沉痾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

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形式: 古风

和刘明府宴县前山亭

城隅劳心处,雪后岁芳开。

山映千花出,泉经万井来。

翔鸾欲下舞,上客且留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

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

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

云木耸鹤巢,风萝扫虎穴。

人群从自远,世役终难歇。

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形式: 古风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