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

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

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

云木耸鹤巢,风萝扫虎穴。

人群从自远,世役终难歇。

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的旅人深夜独坐,听到猿猴已开始清晨出发的声音。
背对着溪流,月亮已经偏斜,踏上栈道时还残留着一抹残月。
层层山峰转而显得更加清朗,幽深的小路更是超出了寻常的景色。
高耸的树木中可见鹤巢,风吹过藤萝似乎在清扫着虎穴。
人群虽然遥远,尘世的劳碌却始终无法停歇。
进入山中并非为了占有,而是为了采集竹子而非蕨类。
有谁能理解子牟的志向,我在忧虑中写下这些在魏阙之上。

注释

孤客:孤独的旅人。
倦夜坐:深夜独坐,感到疲倦。
闻猿:听到猿猴的叫声。
背溪:背对着溪流。
登栈:踏上栈道。
森爽:清朗、清爽。
采蕨:采摘蕨类植物。
子牟:古代隐士,此处借指有高尚志向的人。
悁劳:忧虑、劳心。
魏阙:古代宫殿门外的高台,代指朝廷或官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登山的景象和心境。"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表达了一种孤独旅人的疲惫之情,以及对自然声响的敏感。"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则是说在晨光中,山谷之间还留有月亮的余晖。

接下来的"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写出了诗人在连绵起伏的山峰间行走时的心旷神怡。"云木耸鹤巢,风萝扫虎穴"描绘了高耸入云的树木和狂风扫过山谷的壮观。

"人群从自远,世役终难歇"表达了一种对尘世喧嚣的超然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则暗示了诗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收获,而是在自然中寻找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两句"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可能在表达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感慨,或许是一种寄托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山水观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形式: 古风

画鹤篇

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栊。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文昌宫近芙蓉阙,兰室絪缊香且结。

炉气朝成缑岭云,银灯夜作华亭月。

日暖花明梁燕归,应惊片雪在仙闱。

主人顾盼千金重,谁肯裴回五里飞。

形式: 古风

苦雨忆皇甫冉

凉雨门巷深,穷居成习静。

独吟愁霖雨,更使秋思永。

疲痾苦昏垫,日夕开轩屏。

草木森已悲,衾帱清且冷。

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

延首长相思,忧襟孰能整。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