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与洪稚存

昔卧碧溪月,日对天都云。

芳樽独倾倒,扼腕无夫君。

哀猿与落狖,一一悲离群。

转徙四五年,此间忽携手。

名山对故人,问我开怀否。

甫见藤萝花,今来荫溪路。

溪边一片石,我坐思君处。

相思亦云切,相见幸勿疏。

且有向平约,百年方及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新安与洪稚存》。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洪稚存在新安江畔相聚的情景,以及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体现。

首句“昔卧碧溪月,日对天都云”描绘了过去两人共处的美好时光,月光洒在碧绿的溪水之上,日间对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接着,“芳樽独倾倒,扼腕无夫君”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孤独感,渴望有知音相伴的心情。

“哀猿与落狖,一一悲离群”通过哀猿和落狖的悲鸣,象征着离别之痛,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绪。接下来,“转徙四五年,此间忽携手”描述了分别后四五年的时间流逝,突然在新安江畔重逢的惊喜与感慨。

“名山对故人,问我开怀否”展现了两人重逢时的亲切与喜悦,面对名山大川,询问彼此是否愿意共享这份快乐。随后,“甫见藤萝花,今来荫溪路”描绘了藤萝花开的美景,以及两人共同走过溪边小路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溪边一片石,我坐思君处”点明了诗人坐在溪边石头上,回忆与友人的相聚时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最后,“相思亦云切,相见幸勿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希望两人能够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让友情变得疏远。

“且有向平约,百年方及初”则以古代向平的故事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长久友谊的期许,希望两人能够像向平那样,百年之后友谊依旧如初。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友谊的憧憬。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夜行

踯躅行宵路,苍茫不自愁。

无人烟草阔,绕足水泉柔。

柝远疑村近,星明识径幽。

未知身过处,可有屐痕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道中偶成

在家习便散,手足忘劳劬。

筋疲肉笃懒栉沐,晓卧更厌当关呼。

在路不自由,鸡鸣辄惧发。

万家晓梦犹未醒,带黑城门半呀豁。

出城历乱经溪塘,野风吹来沁骨凉。

雾收山色隔林见,日出人影欹波长。

车幨不卷续馀梦,梦闻人语过村庄。

饥来道旁饭,饭罢复危坐。

尘头渐障岚气昏,铃语时闻鸟声和。

闲吟闲眺睡复醒,百折纡途若缘磨。

城郭仍从瞑色逢,市尘又向灯前过。

一椽待我宿,嗒然解囊卧。

一日复一日,一宵仍一宵。

去路日以远,别家日以遥。

一衣与一食,千里悬相招。

吁嗟劳人亦已劳,何日归作西峰樵。

形式: 古风

西岩石佛像

古壁呼灯照,天然金粟装。

石开生外相,云见定中光。

已觉空山静,还愁过客忙。

大千烦恼意,合眼未能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闻新安江声

练江新涨万马似,我初闻声当戊年。

寓斋去江及里许,寻声直在卧榻边。

重城鱼钥锁不住,稍厌空夜喧无眠。

今来寓斋去较远,声亦少杀非从前。

谁知梦醒忽震耳,浇胸荡魄逾喧阗。

竹床臬兀杂心动,纸帐掣曳如人搴。

晓来静听欻无有,但以沉响追风弦。

临窗啜茗清彻盎,即是此水相烹煎。

因思昨来十日雨,桃花涨落千山颠。

岂无兰椒并神瀵,亦带黑蜧青蛟涎。

水虽可爱亦可畏,更忆往事心悬悬。

当时初度饮此水,一月对饭不下咽。

头岑腹块杂呕泄,服习许久方平痊。

今来依旧饮此水,此患免否惟随天。

穷薄久已轻性命,但感时事多推迁。

临川徒作孔尼叹,论水且续庄生篇。

百壶明往醉江上,饱看急溜飞长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