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梅山弟惠鸡臡

手制鸡臡味可知,雨书走饷慰穷饥。

可能夜去闻声舞,却效早鸣逃难驰。

伴宋读书知已久,为由为黍愧非宜。

从今定入餐松约,分付饕涎莫再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亲手烹制的鸡肉羹滋味可见,雨水书写信件送去慰藉饥饿的人。
或许夜晚听到消息会欢舞,却学早起的鸟儿逃离灾难疾驰而过。
陪伴宋先生读书的日子已很久,因为小米歉疚觉得不合适。
从今以后我定要坚守清贫生活,告诫自己贪婪的欲望不要再滋生。

注释

手制:亲手制作。
鸡臡:鸡肉羹。
味:味道。
可知:可以感知。
雨书:以雨水书写。
走饷:送食物。
慰穷饥:安慰饥饿的人。
夜去:夜晚离去。
闻声舞:听到消息而起舞。
逃难驰:逃离灾难快速行动。
伴宋读书:与宋先生一起读书。
为由:因为。
为黍:指小米,象征简朴生活。
愧非宜:感到惭愧不适宜。
餐松约:以松子为食的约定。
饕涎:贪吃的心情。
莫再垂:不要再滋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次韵梅山弟惠鸡臡》。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梅山弟赠送的自制鸡肉羹的深深感激,认为其味道醇厚,足以慰藉贫困中的饥饿。他想象着在夜晚听到这份馈赠的声音,仿佛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甚至想象自己会像鸡一样因感激而起舞。

接着,诗人提到与宋读书的时光,感慨良多,觉得自己接受这样的馈赠实属不当,心中充满了惭愧。然而,他决定从此以后要坚守清贫,将这份鸡臡视为珍贵的馈赠,告诫自己的贪念不要再滋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自身节俭生活的承诺,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岩高志尹寄寿

冠屦天地间,车笠风云从。

我行半东南,已复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见老不化,宿学今何功。

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

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

岂不愿纳交,谁与先为容。

何物瀹小子,托根岁寒松。

寄我寿我诗,墨妙扬古风。

扇开眼眊氉,翼起身龙钟。

要知片云外,实共二浙东。

气以类相应,面未心已同。

端如获骊珠,不羡放鸽笼。

滥吹谱美茎,难报来施丰。

形式: 古风

次韵舅氏竺九成

合围未解急燕聊,借骑谁能使大辽。

定远好从鞭马取,管城于我亦平交。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僧仁泽(其三)

来游大梵天,邂逅兴悠然。

一见新犹故,相忘丑亦妍。

藕花诗有句,莲社我无缘。

不必参禅话,诗镫自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演雅

洛阳棘满门,连昌菌当衙。

枸杞怪成犬,寄奴妖见蛇。

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

黄檗到里苦,紫荆无外遮。

衰绿秋蒲柳,赧赤春金沙。

薰莸类莫辨,桐梓谁汝嘉。

山下犹有蕨,邱中能无麻。

杖老竹生力,炷病艾焮痂。

芷兰足幽媚,桃李从俗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