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后得书频,情知未立身。
孤灯风雨夜,两处别离人。
乙鸟归来社,辛夷开过春。
如逢元白问,莫说为诗贫。
这首诗是宋无在元朝时期所作,名为《答王子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病愈后获得书信的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病后得书频,情知未立身。"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在病愈之后,收到频繁的来信,这让他感受到了朋友的情谊,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精神上还未能站稳脚跟。
"孤灯风雨夜,两处别离人。" 这里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诗人独自一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点亮孤灯,这种环境让他更加感受到与亲朋好友的分隔和寂寞。
"乙鸟归来社,辛夷开过春。"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鸟儿返回集会之地,辛夷花(一种草本植物)在春天绽放,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如逢元白问,莫说为诗贫。"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信地表达,即便是在与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相比时,也不必认为自己的诗歌才华不足。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自信,也反映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因为在古代文化中,文人相聚是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将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巴峡闻声愁断肠,冷泉照影绿阴凉。
藤摇乱雨领儿过,树晒斜阳拾虱忙。
献果去寻幽洞远,攀萝来撼落花香。
空山月暗无人见,啼入白云深处藏。
种种念予发,垂垂怀老禅。
公卿既无分,巾钵欲随缘。
布袜云门寺,铜瓶雪窦泉。
他年调水牯,鼻孔不烦穿。
碧树绿芜空乱云,故人何处隔江村。
旧书在手再三读,新恨从头又一番。
竹帻随行家具活,兰亭摹出典刑存。
几时定访扬雄宅,为问太玄经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