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人卜隐依山市,野老迁居到石村。
浊酒近篘谋共醉,新诗未稳许同论。
南风吹笋初成竹,前雨移松已引根。
肯向草堂寻杜甫,百年地僻有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友人隐居山间的画面。"故人卜隐依山市",写故友选择在山脚下的市集附近隐居,暗示了他寻求宁静的生活方式。"野老迁居到石村",进一步强调友人的归隐,以"野老"自居,寓含淡泊名利之意,居住在朴素的石村。
"浊酒近篘谋共醉",诗人想象与朋友共享浊酒,借酒消愁,寻求心灵的契合。"新诗未稳许同论",则表达了对友人才情的肯定,即使诗歌尚未成熟,也愿意一同品评切磋。
"南风吹笋初成竹",运用自然景象,寓意友人的才情如笋般崭露头角,逐渐成长。"前雨移松已引根",则象征友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如同松树般深深扎根。
最后两句"肯向草堂寻杜甫,百年地僻有柴门",诗人以杜甫的草堂自比,表达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这种远离尘嚣、清贫而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友情和隐逸生活的诗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一官江北佐鸣弦,消息时因过客传。
不信阮生悲失路,自甘陶令赋归田。
榕窗茶熟烟栖屋,荔浦帆归月在船。
忆昔过门惭二仲,苍苍风景旧山川。
中年相识少相亲,逆旅来过不厌频。
贵贱虽殊皆白发,田园有处避红尘。
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
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
几年韬隐武夷山,肯向秋风换壮颜。
卖药偶从城里过,围棋谁伴橘中閒。
先天龟筴传神妙,何日刀圭乞火还。
不信尘埃空老大,溪头已结屋三间。
八十犹传不入城,南州耆旧传应成。
自歌白石时长短,谁信沧溟又浅清。
纵目已随春树远,离愁更与暮云平。
凡材蒲柳多先悴,常向山中说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