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上人兰若

独寻小兰若,积翠森松筠。

禽声悟禅家,幽花吐清芬。

晴日水光合,时飞野鸭群。

娟娟前山秀,适来何处云。

清心欣有得,澹焉失腥氛。

道人煮春茗,离坐与晤言。

亦忘此境邃,两耳天乐闻。

何当脱世网,于焉穷朝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林隐居图景。诗人独自探访一处名为“小兰若”的静谧之地,四周被苍翠的松竹环绕,生机勃勃。鸟鸣声仿佛是禅家的启示,而幽香的花朵在清风中绽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晴朗的日子里,湖面与天空融为一体,一群野鸭在空中飞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山峰前的景色如画,云雾缭绕,似乎来自远方。诗人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净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腥膻之气。道人在此煮茶,与诗人相对而坐,交谈甚欢。在这片幽静之地,诗人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深邃,只听见天籁之音。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摆脱世间烦恼,永远沉浸在这片朝晖中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菊二首(其一)

我耕不半亩,黄花列千丛。

萧条变衰时,一夕万里风。

立孤不作难,英英异风骨。

君看墙东客,夜寒步霜月。

形式: 古风

菊二首(其二)

菊花如幽人,梅花如烈士。

同居冰雪中,标格不相似。

道里阻荒寒,故人万里馀。

菊枝傥可折,持以寄远书。

形式: 古风

读史三首(其一)

桓桓韩将军,当年谁寄目。

岂无漂母食,亦有胯下辱。

雄剑一朝飞,举手拾秦鹿。

风雷走倏烁,乾坤困驰逐。

荥阳广武间,楚汉寄我足。

王业四百年,尺封屡翻覆。

赏厚岂势摇,功成乃身戮。

所贵英雄人,岂甘草中伏。

谁为后来者,感此空碌碌。

举头见青天,天边有鸿鹄。

形式: 古风

读史三首(其二)

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

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

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

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

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

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

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

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