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其二)王明之曲芗林易置十数字歌之

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脍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辞官归隐,他成了烟花盛会的主宰。
这千里江山之美,都是皇上恩赐的赏赐。
清风引路,明月相伴,催促我们乘舟出游,美酒斟满玉杯,佳肴如雪堆积,都说我们像神仙眷侣。
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又逢小雨,增添了几分情趣。
几声横笛在晚云间响起,惊飞了栖息的鸥鸟。
想请高手画下这幅闲散人的图景,微小的名声,琐碎的利益,为何还要挂怀呢?

注释

挂冠:辞官。
神武:帝王宫殿。
烟花主:烟花盛会主宰。
千里:广阔的。
江山:自然景色。
君恩:皇上的恩赐。
风勾月引:清风明月引导。
泛宅:泛舟出游。
神仙侣:如神仙般的生活伴侣。
蓑衣:蓑草制成的雨具。
箬笠:竹叶编的斗笠。
雨:小雨。
横笛:横吹的笛子。
晚云:傍晚的云彩。
惊鸥:受惊的海鸥。
妙手:技艺高超的手。
散人图:闲散人的画卷。
蜗角名:微小的名声。
蝇头利:琐碎的利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两句,意指放下尘世的束缚,来到这片山水间,成为这里烟花般景色的主人,显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着“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一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是由某种力量所赋予,这里的“君”字可能指自然或命运,也隐含了一种敬畏之情。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脍堆雪,总道神仙侣”数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美好时光的景象。这里的“风勾月引”是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催上泛宅时”则暗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酒倾玉,脍堆雪”形容的是一场宴席上的奢华与清冷,而“总道神仙侣”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如同神仙般的境界。

下文“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一句,继续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形象,这里的蓑衣与箬笠,是农夫的装扮,“更著些儿雨”,则是在这样的装束中,迎接细雨,显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数句,则是对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与享受的进一步描写。这里的横笛,是一种音乐的表达,而“晚云中、惊鸥来去”,则是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最后,“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与超脱记录下来,留作传世。而“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则是对这种记录的一种期待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在其中的超脱感受,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简约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一斛珠

醉醒醒醉。凭君会取皆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

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

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

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庆侄耆登第

锡宴便倾光禄酒,赐袍还照上林花。

衣冠盛事堪书日,六世词科只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宫词(其二十三)

汉殿东风弄晓晴,百花烘日近清明。

披香博士今华发,教得六宫歌舞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词(其六十六)

煌煌玉烛四时平,顺气熏蒸万物成。

谩说蓬莱宫里橘,宣和殿下荔枝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