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安诸寺联句.平康坊菩萨寺.书事联句

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

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

远闻疏牖磬,晓辨密龛灯。

步触珠幡响,吟窥钵水澄。

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

静里已驯鸽,斋中亦好鹰。

金涂笔是褧,彩溜纸非缯。

锡杖已剋锻,田衣从怀塍。

占床暂一胁,卷箔赖长肱。

佛日初开照,魔天破几层。

咒中陈秘计,论处正先登。

勇带绽针石,危防丘井藤。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翻译

都是无事之人,任凭世俗厌恶。
客人不同于应酬之人,僧人并非出自寺院。
远处传来稀疏窗户的磬声,清晨能分辨出幽深禅房的灯光。
脚步触动珠幡作响,吟诵间窥见钵中的清水澄清。
诗句充满超脱尘世的情趣,游玩中与朋友相投合。
在宁静中已习惯鸽子相伴,斋戒时也欣赏猛禽鹰隼。
金色的笔如同轻纱,彩色的纸张并非丝绸。
锡杖已磨砺锋利,农耕衣物随身携带。
短暂占据禅床一隅,卷起帘幕依赖长臂之力。
佛光初照,魔界之墙似乎被打破了几层。
在经咒中陈述秘密策略,在辩论中占据先机。
勇敢面对疾病,谨慎防范陷阱如井藤般复杂。

注释

无事者:指不惹事的人。
俗流:世俗之人,指社会大众。
干时客:应酬的客人,指常来往于社交场合的人。
出院僧:非出自寺院的僧人,可能指云游僧。
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龛灯:供奉佛像的小灯。
珠幡:佛教法器,有珠串装饰的幡。
魔天:佛教术语,指迷惑人心的邪魔世界。
绽针石:比喻治疗疾病的药物。
丘井藤: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陷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段成式的作品,名为《游长安诸寺联句》。诗中描述了诗人游览长安各寺庙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佛教文化和修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的开篇“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诗人通过“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这两句,描绘了自己作为游客与寺庙中僧人的交流与区别,显示了对佛教生活的好奇和尊重。

接下来的几句“远闻疏牖磬,晓辨密龛灯。步触珠幡响,吟窥钵水澄”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敲击木鱼的声音、清晨点亮的佛堂灯光以及踏在珠帘上的回音和清澈的寺院水声,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诗中“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静里已驯鸽,斋中亦好鹰”几句,展示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他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友谊,以及寺院内外的宁静与和谐。

“金涂笔是褧,彩溜纸非缯。锡杖已剋锻,田衣从怀塍”则描绘了诗人对寺庙中书写经文、绘画佛像以及僧人的日常劳作的观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些物品和活动的赞赏。

“占床暂一胁,卷箔赖长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短暂停留却享受其中宁静与舒适的感觉。紧接着,“佛日初开照,魔天破几层”则是对佛教中光明与黑暗斗争的象征性描写。

最后“咒中陈秘计,论处正先登。勇带绽针石,危防丘井藤”等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寺庙中僧人们通过修行和学习佛法来寻求心灵救赎的理解,以及对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品质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生活观察,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禅意的长安寺庙世界。

收录诗词(75)

段成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邹平郡公,工诗,有文名。在诗坛上,他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信佛读经,饮酒赋诗唱和,以解其忧,诗中多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消极情绪

  • 字:柯古
  • 籍贯:晚唐邹平
  • 生卒年:803-863

相关古诗词

游长安诸寺联句.宣阳坊静域寺.三阶院联句

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

双弧摧孔雀,一矢陨贪狼。

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

获蛟徒破浪,中乙漫如墙。

还似贯金鼓,更疑穿石梁。

因添挽河力,为灭射天狂。

绝艺却南牧,英声来鬼方。

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

龙臂胜猿臂,星芒超箭芒。

虚誇绝高鸟,垂拱议明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句

翻了西天偈,烧馀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洲号惟思沃,山名祗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小小写真联句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

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

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嚬。

图形谁有术,买笑讵辞贫。

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

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

残月巫山夕,馀霞洛浦晨。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张希复咏宣律和尚袈裟

南山披时寒夜中,一角不动毗岚风。

何人见此生惭愧,断续犹应护得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