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刚刚报传边地的烽火,已照亮了建康城头;不久又闻说金人的兵马,已集结在瓜州渡口。
当权的衮衮诸公,有谁肯听听百姓的意见?我们在野的人呵,只能白白地为时局担忧。
大风急雪扑打着窗棂,心儿和雪珠一起破碎,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你我都不禁热泪横流。
又哪里想到呵,今日里、柳絮轻飘、乱红飞舞,送你的客船去往那,淮南东路的古城扬州!

注释

边烽:边界上报警的烽火。
石头:山名。
在江苏江宁西,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城在山后。
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
诸葛孔明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者,即指此。
旋:很快,紧接着。
胡马:指金兵。
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南,亦称瓜埠洲。
当运河之口,与镇江斜值,为南北襟要处。
诸公:指当时在朝中掌权的人。
荛:刈草曰刍,析薪曰荛。
指樵夫而言。
刍荛策:普通人的意见。
这里谦指自己的政见。
畎亩忧:指在野的人的忧虑。
畎亩,田间。
危楼:高楼。
淮南路:宋代路名,辖淮河以南地区,后分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东路沿扬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送七兄赴扬州帅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边疆的担忧与关切之情。首联以“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描绘出紧张的边关形势,烽火照耀,敌骑集结,渲染出战事迫在眉睫的气氛。

颔联“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中,“刍荛策”指的是民间的明智之见,诗人感叹当权者可能并未采纳这些普通人的建议,而自己只能在田园之中忧虑国事,无能为力。

颈联“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通过个人感受进一步抒发情感,严冬的急雪和登高远眺的悲凉,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离别的感伤。

尾联“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以景结情,淮河路上纷飞的柳絮和落花,如同乱世中的离别场景,伴随着友人的行舟,寓言了前途未卜的担忧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局的忧虑,又有对友人的关切,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送十五郎适临安

求禄亦常事,出门宁自由。

苦留虽惜别,细语却生愁。

雨急投村市,钟残过寺楼。

祇应今夕梦,先汝到江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子坦

老境宁容别,诸儿仕为贫。

一春多卧病,几度送行人。

五斗方须禄,千金且爱身。

长安虽可乐,怜汝正思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

父子团栾笑语哗,岂知云散各天涯。

长亭结束秋将晚,别酒凄凉日易斜。

我坐耄年艰就养,汝非仰禄肯离家。

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子修入闽

士生万里合鹏抟,憔悴青衫且自宽。

薄禄及亲虽共喜,远途将父亦诚难。

关山可厌风尘恶,蓬荜应思菽水欢。

只道耄年心似铁,诗成也作鼻辛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