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

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

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

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

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支]韵

翻译

感叹这头牛儿,强壮有力,又有几人能驾驭它骑行。
只为贪恋原野上,那鲜嫩碧绿的草地。
它一味地寻找芳香,追逐绿色,奔跑之后,却忘了前方的危险。
谁会想到,山路遥远,河水悠悠,回头望去,回家的路还很长。
如今的牧童,聪明了,用长绳牢牢牵引,短杖高举。
无论在泥泞还是水中,它始终不会疲惫。
直到心静步稳,它会在青松下,独自吹响笛子。
到时候,人和牛都消失在视线中,正是月光皎洁的时候。

注释

咄: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责备。
牵骑:驾驭骑行。
嫩草绿离离:形容草地鲜嫩碧绿。
倾危:危险的境地。
山遥水远:形容路途遥远。
心调步稳:心情平静,步伐稳定。
孤笛横吹:独自吹奏笛子。
当归去:应当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牧牛图景。开篇“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写出了牛儿健壮有力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牧童对牛的驾驭能力的赞赏。

接着“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展现了牛儿在青草如茵的地带自由馋食的情景,它们追逐着鲜美的草料,不顾一切地奔跑,似乎完全忘记了身后的危险。

诗人通过“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一句,流露出牧童对归家的渴望和不舍,但牛儿依旧在远方山水间徘徊,不肯就此返回。

然后是“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这几句,写出了牧童对牛的管理之精明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即使在泥泞或水中,也不感到疲惫。

“直待心调步稳,青松下、孤笛横吹”的描绘则是牧童在等待牛儿平静下来,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时,他开始吹奏着孤独的笛子,在青松之下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当归去,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表达了在夜晚月光明亮的时候,牧童与牛儿归家的场景,他们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再也分辨不出彼此的踪迹。

收录诗词(1)

则禅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千里夜潮图

八月钱塘江上水,风静浪平清澈底。

夜半潮声带月来,沙头眠雁还惊起。

何人一幅鹅溪绢,画出长江千万里。

莫道波声静不闻,请君默坐聊倾耳。

形式: 古风

答嵩禅师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满庭芳

吾乃当涂,弃儒奉道,遵行圣诲多年。

已逾三纪,截灭六尘缘。

因习业、自营度日,未尝谒见豪贤。

般若力,掀翻烦恼,坦荡独翛然。

来斯,十四载,装銮佛像,塔宇尽光鲜。

造遮晹石道,直至水?边。

都系束修己镪,舍为助道安禅。

知惭愧,了无所得,本觉性明圆。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次淮安

即墨既独保,睢阳亦后残。

终为唐室捍,坐使齐城还。

眷兹山阳郡,形势尊且安。

南瞻控江介,北顾扼中原。

河海达舟楫,险固诚国蕃。

淮阴宏将略,邓公列兵屯。

荀生营堑垒,仲车隆孝仁。

揆事咸足赖,战守竟谁论。

群雄迭胜负,流毒渐黎元。

幸值昌运启,明两烛乾坤。

山川复佳气,生齿日巳繁。

曩余薄游地,重此纡行辕。

亲友䀆零落,伊怀无窹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