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閤,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诗人骑马出城,心中带着淡淡的忧郁,但当他独自一人来到高寺,与白云相期时,那份悠然自得便溢于言表。寺院晚风轻拂,前方山色层次分明,如同碧玉参差。诗人忽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青龙之閤,与远方的玉峰遥望共存。

在咏叹松雪之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不变之物的向往,以及对那些如鸾鹤般高洁人物的怀念。而六年未见故人,如今更是隔绝于荣华与衰败之间,这种情感的交织,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对高洁之士以及对永恒不变事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登城东古台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

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

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

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

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

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登香炉峰顶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俛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

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登商山最高顶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