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过陈橘洲有作

秋水连沙雨,衡门且暂临。

愁兼芳草暮,迹混白鸥深。

交道看前辈,文章见古心。

尹班投契旧,不厌屡招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句“秋水连沙雨”,以秋水与沙滩相连,细雨轻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衡门且暂临”一句,点明了诗人暂时停留于衡门(简陋的小屋)旁,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

“愁兼芳草暮”中,“芳草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与“愁”字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伤。而“迹混白鸥深”则通过白鸥在深水中的踪迹,隐喻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交道看前辈,文章见古心”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前辈的尊敬与学习,以及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古朴情怀,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最后,“尹班投契旧,不厌屡招寻”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频繁造访也不感到厌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持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及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溥元五侄寄藤杖却寄

正欲秋山去,苍藤寄此时。

老夫何所赖,一物见深知。

野步踰规矩,閒心混险夷。

清秋天地肃,寒翠入支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楼对雨却寄京国诸同人

古情脉脉终何极,老鬓萧萧不耐秋。

八月关河横暮色,四山风雨入危楼。

残书过眼愁深解,荒稼侵寒任晚收。

好我故人休系念,知吾身世付虚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楼

落日登楼意,沧州万里遥。

云阴冥屈蠖,风势侧盘雕。

俗物毋相乱,秋山肯见招。

寒芜横暝色,抱膝得无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独游

孤鹤寄天地,旷然江海心。

偶游碧云影,遂入青岚深。

所得憺已足,此身閒至今。

君听幽涧水,不作陇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