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朱义从为渝上霜台之客母夫人年八十馀极其孝养一日有三白鹭翔集中庭不去义从作翔鹭亭识其事缙云子为赋此诗

振振鹭,鹭于飞。

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萱堂八十癯仙姿,无心更出风絮词。

夜入佛观灯耿耿,晨翻贝叶多发丝。

郎君风标晋人上,芙蕖照映清涟漪。

晨昏定省履声细,鹭兮飞跃随彩衣。

吾闻击石百兽舞,又闻上世巢可窥。

余生眼明见异事,感今怀昔为此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振振的白鹭在飞翔
赞美白鹭的纯洁,因此它展翅飞翔的姿态如此鲜明
母亲年届八十,如瘦仙般清雅
夜晚进入佛寺,灯火明亮,早晨翻阅佛经,发现白发增多
你的风度如同晋代名士,荷花映衬着清澈的涟漪
早晚问候时,脚步轻细,白鹭随着你身上的彩衣起舞
我听说敲击石头能引来野兽起舞,也听说上古时代可以窥探鸟巢的秘密
我这一生眼睛明亮,见证了许多奇异之事,今昔感慨,写下这首诗

注释

振振:形容鸟儿众多或动作矫健。
鹭于飞:飞翔的白鹭。
白华:指白鹭。
癯仙姿:清瘦如仙的姿态。
贝叶:古代用于写经书的贝壳叶片。
郎君:对男子的尊称。
芙蕖:莲花。
晨昏定省:早晚问候、探望。
彩衣:色彩斑斓的衣服。
击石:古代习俗,认为敲击石头能唤起动物活动。
巢可窥:比喻观察或了解过去的隐秘。
余生:诗人剩余的生命。
感今怀昔:感慨现在,怀念过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顺的儿子为庆祝他母亲八十寿辰而建造的鹭翔亭。诗中充满了对母爱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振振鹭,鹭于飞。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这几句以动人的笔触描绘了鹭在空中的优雅飞舞,以及它们雪白的羽毛和清新的姿态,象征着纯洁和吉祥。

"萱堂八十癯仙姿,无心更出风絮词。夜入佛观灯耿耿,晨翻贝叶多发丝。" 这些句子描绘了母亲的高寿和神采,以及她平静、自然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她的智慧和内在的美。

"郎君风标晋人上,芙蕖照映清涟漪。晨昏定省履声细,鹭兮飞跃随彩衣。" 这里的“郎君”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以其高雅的气质和品行而著称。芙蕖花在水中映射出美丽的光辉,象征着纯净和安宁。最后两句则是对早晨和傍晚时分母亲平静生活声响的描写,以及鹭与彩衣交织出的生动画面。

"吾闻击石百兽舞,又闻上世巢可窥。余生眼明见异事,感今怀昔为此诗。"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敬仰,以及他对现实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观察和感受,最终促使他创作这首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鹭翔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祥瑞与母子情深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文化传承以及生命美好的赞颂。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岩

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

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

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

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

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中秋饮张仁甫家探韵得玉字

数日及中秋,迎月试新醁。

清晖困屏翳,顽阴费驱逐。

广座迷樽俎,高堂费灯烛。

未用恤一眚,何妨纵百沃。

见人如见月,张家呼小玉。

形式: 古风

乌栖曲

黄河吹风暗平川,东流之水清且澜。

明月不如长年好,照我离离满秋前。

明年此夜月还明,我是荆江云水人。

劝君莫唱乌栖曲,千古悲凉鬼神哭。

形式: 乐府曲辞

云岩

枞阳之阳羌庐峰,千岩万壑云濛濛。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羡门乔与松。

天或使之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将穷,洞宫萧森还遽匆。

至今魂梦江南东,闻君斸石苍崖穹。

下燕众客幽襟同,君真庶几羌俗翁。

作诗疾驱勤仆僮,斩薙荟蔚烦祝融。

木章竹个群巅空,要使恢廓无蔽蒙。

指麾八极呼云风,坐与九江争俊雄。

当有骑鹤来遐冲,与君论道如崆峒。

去之勿疑求大功,慎勿顾此杉楠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