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完所作的《颍上感怀呈王安中陈叔谅陈敬脩暨在泮诸友》。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繁华都市,回到颍上村后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遥辞紫禁出都门,索莫穷居颍上村”以“遥辞”、“紫禁”、“都门”、“索莫”、“穷居”等词语,勾勒出诗人离开京城,来到偏远乡村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孤寂和失落的情绪。
颔联“乡国音书何日到,词林朋旧几人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他渴望收到远方亲友的音讯,同时也感叹着在文学界的老朋友还能有多少留存。
颈联“夕阳远水连寒雁,落月疏钟叫夜猿”运用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夕阳、远水、寒雁、落月、疏钟、夜猿,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景,给人以深深的哀愁和孤独感。
尾联“自叹浮踪如断梗,不须惆怅暗消魂”则是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他将自己比作随波逐流的断梗,暗示了自己的命运如同浮萍一般无定,最后以“不须惆怅暗消魂”收尾,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